引导孩子培养自制力的四类游戏
我们知道自制力的发展对个人形成良好的性格以及习惯极为重要。自制力并非生来就有,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有极大的提高自制力是孩子在后天的环境中,随着自身的成长以及教育的影响而不断形成并提高的。培养孩子的自制力,父母一定要找对方法。
3岁左右的孩子,对父母无休止的说教免疫,对体罚恐惧,对唠叨反感,那么怎么才能让孩子少点任性、多点坚持呢?用什么样的方式孩子更容易接受呢?将自制力融合于游戏中,是聪明父母的好办法。游戏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活动,因此,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游戏,在游戏中结合自制力的练习,让孩子学会坚持、懂得自觉、接受延迟满足。
下面就为父母们列举4类能够提高孩子自制力的游戏:
01

运动性游戏是孩子们每天都进行的游戏,他们围在起,以大肌肉运动性游戏活动为主,在走、跑、跳等基本动作中,遵照一定的竞赛规则进行游戏。例如:老鹰捉小鸡、拔河、捉迷藏以及足球、篮球等球类游戏。
这类游戏一般都是团体类的游戏,建议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孩子在团体游戏中,集体观念逐渐增强。同队的孩子为了赢得比赛面进行自我控制在等待中互相提醒鼓励,这样孩子们的合作和交往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运动性游戏
02

已经上幼儿园的孩子对此类游戏并不陌生。操作性游戏是为了锻炼小肌肉,以控制手部精细动作为主要活动形式的游戏。例如:手工制作、自制拼图、拆卸旧物件、种小植物等。
幼儿进行的大部分游戏都是操作性游戏,他们天性就喜欢摆弄各种材料和工具。但是孩子自发的操作性游戏都以破坏为主,因此被父母认为是“淘气”“任性”行为而加以阻止。如果父母能够让孩子自发的行为变成有目的、有规则、有条件的操作性游戏,让孩子既满足了好数心,培养了某种兴趣爱好,又锻炼了耐性,培养了自制力。
当孩子专注于手部动作和材料本身时,在规则简单的情况下,其自上表现得比较突出。比如,种植一盆花,不仅需要孩子挖土、使用铲子等,还需要孩子细心,要仔细照顾幼苗,浇水施肥,更需要孩子的稿心,只有坚持下来的孩子,才能等到花开的那一刻。因此,在种花这个操作性游戏中,孩子学到的可不是一点点。
操作性游戏
03

这类游戏通常需要父母为孩子创设各种情境,孩子通过模仿角色感受情节乐趣,从而在遵守游戏规则中学会控制自身情绪。比如“123木头人”“我说你做”等。做这类游戏时,孩子心情激动兴奋,但是在动作上得遵守规则,因此孩子必须控制自己激动的情感,认真做好才能赢。
娱乐性游戏
04

一些智力游戏也可以用来培养孩子的自制力,比如逻辑推理游戏、注意力训练游戏和多元智能游戏。这样能初步锻炼宝宝理性面对问题的能力,在遇到问题时,宝宝的情绪就能稍微稳定一些,而不是手足无措或在情急之下要赖当然,以游戏的形式提高孩子的自制力,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不管是哪种游戏,都应该充分体现游戏的趣味性。孩子对游戏的兴趣越浓,游戏的效果越好。父母不能为了追求教育目的而忽视趣味性,否则游戏又变成说教了,引起孩子的反感。
智力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