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每天哭闹800遍?快试试这5个亲子游戏,比吼叫管用一万倍
在养娃这条道路上,多数家长用得最对、最顺手的方法,可能就是“吼叫”!
孩子在情绪比较急躁的时候,我们的焦躁情绪通常也会被带动起来,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你怎么又哭了,怎么那么爱哭,都几岁了..."
然后这些方法不但没有效果,反而孩子的脾气也会变得越来越急躁,动不动就发脾气,完全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今天就教大家几个亲子游戏,可以迅速止住孩子哭闹,比吼叫管用一万倍!
表情拼接游戏

孩子还不懂什么是情绪,但是能知道微笑表示开心,瞪眼睛表示发怒,哭泣表示开心...
方法:在白纸上画一张没有表情的脸,同时在小纸片上画出传达不同情绪的表情,眼睛、眉毛和嘴巴要分别画在两张小纸片上。
让孩子一边在镜子里观察自己的脸,一边拼接出不同的表情。
作用:锻炼孩子认识情绪的能力,同时有助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转换表情游戏


方法:准备两个卷轴,一个画一个人的全身,但是没有面部表情,一个画上各种表情,每次转动,可以变换出不同的表情。
可以让孩子自己转动,并说出这个表情代表得是什么,比方说生气,可以问宝宝:妈妈为什么生气啊?
孩子可能回答:我没有刷牙洗脸。
作用:这样孩子就明白了,妈妈表情的转变是有原因的,任何情绪的出现不是无缘无故的。
认识表情游戏

方法:孩子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表情,接下来可以让孩子将情绪、表情和具体事件联系起来。
教孩子认识情绪时,家长首先要丰富孩子的情绪词汇,如悲伤、惊讶、生气和无聊等。
家长指着转盘中的一张图问:“妈妈送你一件礼物,你会怎么样?”孩子可能说:“我会笑。”
家长进一步引导:“得到礼物为什么要笑呢?”孩子说:“因为我很开心。”
作用:不仅让孩子正确认识、表达自己的情绪,孩子还能够理解他人的情绪。同时,孩子能快速觉察到其他人的情绪波动,学会换位思考。
记录情绪游戏

做一些可爱、夸张的情绪卡和一张人物形象图,人物形象图贴在孩子房间的墙上或门后。
家长和孩子约定,每天晚上第一件事情是将自己一天的情绪贴在人物形象的头部位置。
晚饭后或睡前,家长听孩子说说这个情绪背后的故事。
作用:这样孩子不仅学会了表达情绪,家长还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情绪变化。
孩子有情绪,成年人也是一样。在陪孩子玩游戏的过程中,家长的自控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