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效&性能一流,全系支持碰撞快拆,这个价位绕不开的磁轴键盘
我一直不咋用磁轴键盘的主要原因还是配列都做的比较小,大部分是6x,日常码码字打FPS游戏倒是够了,但局限性还是有的。
最麻烦的还得是F键区,很多软件的常用功能都得用组合键实现,怎么按都不得劲。虽然有接近大配列的磁轴可选,但那玩意又太过了... ...
那有没有类似现在主流配列(75%)8X键的磁轴键盘呢?那这就离不开艾石头MG75系列了!

说到这个系列,我能想到的关键词就是:带F键区、CNC全铝、支持快拆&防泼溅
现在做键盘与做手机有着类似的习惯,比如说“中杯、大杯和超大杯”(罗老师别这样.GIF),艾石头把MG75系列也做成了标准版、Pro和Max三个版本。

299元,相较于后续升级版,它的区别就在于键帽材质、轴体与RT精度,毕竟与Pro/max两个版本的差价最高也就100元。
个人觉得对极致参数不是很感冒,并且更喜欢常规键帽的用户而言,这一百元的差价够两顿KFC了,标准版会更香一些。0.005mm的RT精度绝对算得是“神经末梢”流了,够够的。
觉得轴体不够用的话,老样子,整几颗万磁王、磁玉啥的轴体替换掉WASD键也就10块钱能搞定的事儿,况且天青轴紫心轴也不差。

这两个版本的铝制外壳就上电泳工艺了,同时键帽也换成等高线和雾透PC材质,现在的铝制键盘十分流行做PC雾透,表面雾面处理后手感也不比PBT差,透光性还很到位。

现在磁轴除了发展功能和参数外,颜值也是到位的很,走DIY客制化的路,让其无路可走。
其次就是性能方面的区别了,这两个版本的精度为“RT 0.001mm步进0.001mm”,已经卷到小数点三位数了,去年这个时候大部队还是0.1呢!

回到键盘本身,我手里的是MG75Max版,阳极黑。
毕竟都400元出头了,全铝材质阳极工艺,180目,手感很细腻,在光照下质感比较到位。设计风格也比较统一,红色壳体+红色雾透,淡色(银/粉/白)壳体则配无色雾透,黑色同理。
没有做花里胡哨的渐变处理,一致性很好,可以预想开启RGB后的观感了,光污染党狂喜。

设计元素也比较简约,毕竟铝壳键盘,壳体质感好就是最大的设计,在右下角可见艾石头的Logo,整体键盘布局很紧凑,但是上部的F键区,也按标准做了分隔。
相较于一般6X配列的小磁轴,MG75在长度上变化不大,只是更“高”了,一般小桌党也是可以适配的,硬要挑刺就是便携性不如小配列。


键盘背面做了雕花处理,类似菱形的纹路,这类处理比较少见,铭牌也相应移到角落,总得来说挺“禁欲”的,很简约。

当然,碰珠快拆也是MG75系列的一大特色,哪怕是300元价位段的标准版也是支持的。捏住上盖往上一抬,再对键盘下部重复操作,即可拆下盖板,取下填充和PCB,比较利好DIY玩家。
比如说你觉得填充还是不够给力,可以自行更换,随便折腾。

轴体方面,Max全系清辉磁轴,具体参数如下:
这款轴体声音处理比较好,清脆无杂音,就是敲击上下盖的声音比较响,宿舍党夜间使用得悠着点。
触发/触底压力差为25gf,整体线性感和回弹力度比较到位,手感上乘,相较于比较出名的那几款磁轴,它还是比较杂食的。

雾透键帽没啥好说的,纯净无杂质,无光观感也不错,和银色上盖很搭。
说到雾透键帽,反倒是灯光值得一提,MG75系列的ARGB灯光拥有独立控制芯片,刷新率可到500Hz,频闪很低,并且律动效果也更柔和流畅。




这个灯光,你打几分?
性能方面
首先是Gasket结构,GASKET硅胶粒+PET垫片+EDPM底棉+PO夹心棉+铝合金定位板,一共四层填充,其内部空间还有不少富裕,自己DIY一下还能再塞点。

除了0.005(0.001)mmRT精度外,256K单键扫描、8KHz回报率、0.125Ms延迟绝对算得上第一梯队,尤其是Max版本,由于采用星闪480方案,来到0.001mmRT。

再提一嘴,MG 75Max的PCB是做了防泼溅涂层的,一般的水溅不会破坏电路,但是它也只是一层防护,丢水里坏了肯定是不保修的(越看越像手机了)。

驱动方面,艾石头作为最早开卷的厂家,界面还是那个味儿,但功能性绝对完善,并且菜单页面做的也很合理,简约不简单属于是。


总结一波
MG75系列的定位还是很明确的,更大的配列,外加好质感+性能+快拆设计。
算是磁轴键盘中的进阶者,价格也来到299元其,相较于低价位的入门磁轴键盘,在性能上更进一步外,周边配置也很下功夫,可以算是标杆产品了。
尤其是快拆结构,感觉后续的其他品牌的铝制壳体键盘,会慢慢采用这个设计,给玩家后续折腾的自由与空间。
-
上一篇
少年宝莲灯游戏仙侣情缘系统攻略 -
下一篇
棋盘上的财富密码,盘点最赚钱的棋类商业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