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cf小号 正文

微软打响第一枪:统治十年的“扁平化”设计,终于被谁终结了?

cf小号 3

你有没有发现,最近无论是电脑还是手机,那些我们天天打交道的App图标,好像长得跟前几年不太一样了?

就在不久前,微软悄悄更新了Office“全家桶”和Windows 11的图标,变得更加圆润、色彩更丰富,甚至还有点晶莹剔透的感觉。这不仅仅是微软一家的“心血来潮”,苹果、谷歌也都在进行类似的调整。

图标设计趋势变化_扁平化设计演变_天天游戏图标

这背后其实是一个设计界的大趋势:那个由“扁平化”和“极简主义”统治了近十年的时代,可能真的要过去了。

回不去的“拟物风”与席卷全球的“扁平化”

还记得iPhone 4时代那个经典的备忘录图标吗?黄色的纸张背景,加上皮革封面和缝线,让你一看就知道这是个笔记本。这种模仿现实世界物体的设计,叫做拟物化(Skeuomorphism)。在智能手机刚刚兴起时,这种设计能帮助我们快速理解一个App是干嘛的,非常直观。

但随着大家对数码产品越来越熟悉,这种设计开始显得有些“笨重”和“过时”。更重要的是,随着手机屏幕越来越小、网速限制,这些复杂的纹理和阴影不仅加载慢,而且在小图标上会糊成一团,根本看不清。

于是,一场“设计革命”开始了。

2013年,苹果发布了iOS 7,彻底抛弃了拟物风,转向了一个由色块和线条构成的“扁平化”世界。紧接着,微软的Windows 8用“磁贴”界面、谷歌用“Material Design”设计语言,共同将**极简主义(Minimalism)**推上了神坛。

“少即是多”成了新的设计圣经。图标去掉了所有光影、纹理和多余的装饰,变得极其简单、干净。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

在之后的很多年里,几乎所有的App和网站都变成了我们熟悉的样子——平、平、还是平。

当“极简”走到尽头:这个按钮到底能不能按?

然而,当所有人都把“极简”推向极致时,问题也随之而来。

最典型的“翻车”现场就是:这个东西到底是不是一个按钮?

为了追求所谓的“美学”,设计师们去掉了按钮的边框、阴影,让它看起来和旁边的文字、标签没什么两样。这直接导致我们每次操作前都得先玩一个“猜谜游戏”,大大增加了使用难度。本来想简化操作,结果反而更费脑子了。

这种“过度极简”也带来了很多无障碍设计的问题,比如低对比度的颜色让视力障碍用户难以看清。

设计界很快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开始了一场“自我纠错”。于是,“扁平化2.0”应运而生。它保留了扁平设计的简洁,但又悄悄地加回了一些微妙的阴影、渐变和层次感,好让你能分清主次,知道哪里可以点。

新风潮来了:磨砂玻璃和AI正在重塑我们的屏幕

从“扁平化2.0”开始,设计师们不再满足于“平的世界”,开始探索新的维度。

其中最主流的趋势,就是玻璃拟物化(Glassmorphism)。

天天游戏图标_扁平化设计演变_图标设计趋势变化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块“磨砂玻璃”。它半透明,能透出背后的背

景,边缘还有一层淡淡的光晕,非常有层次感和未来感。微软的Windows 11系统就大量运用了这种效果,比如开始菜单和任务栏,苹果在macOS和最新的visionOS里也采用了类似的设计。

这种风格的回归,背后是技术的进步。如今的手机和电脑芯片性能强大,足以流畅地处理过去非常消耗资源的实时模糊和光影效果。

而微软最近对Office图标的更新,则揭示了另一个更深层次的驱动力:人工智能(AI)。

微软官方透露,这次图标更新的主要灵感,就来源于AI助手Copilot的图标。新的Office图标变得形态更柔和、色彩更鲜活,充满了动感。这正是在模仿Copilot那种流畅、协作、融合多种能力的特性。可以说,是AI的加入,正在从根本上重塑微软的视觉语言。

下一代图标会是什么样?

如果说从“拟物”到“扁平”是因为技术限制,那么今天从“扁平”重回“立体”,则是因为技术为我们打开了新的大门。未来的图标,将远不止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样。

会思考的“智能图标”:在AI的加持下,未来的图标将不再是静态的。一个天气App的图标,可能会根据实时天气变化;一个购物App的图标,在你路过商场时,可能会自动高亮提醒你正在打折。它会成为一个能与你实时互动的智能入口。可触摸的“3D图标”:随着AR(增强现实)和VR(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图标将从二维平面走向三维空间。未来,你可能不再是“点击”一个图标,而是可以直接在虚拟空间里“抓取”它。将手机摄像头对准一个汽车logo,屏幕上可能会立刻出现一辆可供你360度查看的3D汽车模型。

总而言之,我们正在告别那个“一平到底”的时代。

图标设计的钟摆,正从极简的一端,重新荡向一个融合了深度、智能和互动性的新方向。它不再仅仅是一个通往App的快捷方式,而将成为连接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传送门”。

下次当你发现手机里的图标又变了样时,别惊讶。因为这背后,是一整个科技世界的悄然进化。

版权声明 本文地址:https://cfxiaohaopifa.com/cf/14919.html
1.文章若无特殊说明,均属本站原创,若转载文章请于作者联系。
2.本站除部分作品系原创外,其余均来自网络或其它渠道,本站保留其原作者的著作权!如有侵权,请与站长联系!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