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实用的幼儿建构游戏指导要点,小、中、大班都有!转给幼师!
在幼儿园里,有不少幼儿园老师认为,建构区就是把材料摆在那里,让孩子自由摆弄就可以了,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不然,建构区被誉为“塑造工程师的地方”。在建构游戏中,孩子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主动地、创造性地选用建构材料,运用平铺、延长、围合等建筑技能搭建物体,表现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认识。
今天,园长幼师通服务平台小编和大家分享关于幼儿园建构区的干货内容(活动设计以及指导要点),帮您新学期轻松打造高质量建构区。
建构区的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
大型建筑材料用于堆高、围拢、延长、增宽、盖顶、雕塑等建构技能;小型建筑材料用于形成数的概念,包括数、量、形、比例、对称以及力学有关的设计概念;玩沙玩水游戏。
材料的类型:
• 积木类:大型积木、小型实心积木、多米诺积木等
• 积塑类:积塑玩具材料(插接类、镶嵌类、旋接类、叠接类、扣接类)等
• 辅助材料:板材(硬纸板、木板、有机玻璃板、塑料板)、模型(人物、动物、植物、车辆等)、废旧材料(纸盒、纸箱、牛奶罐、牛奶盒、塑料瓶、卷纸筒等)、小地垫、扑克牌(可做埃菲尔铁塔)等
• 自然材料:沙、水、石头、泥等
场地的设置:
• 建构区的场地应较宽敞、平整,设立在一个较大又相对独立的空间,能充分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
• 区域内最好有能够保留和展示幼儿作品的空间,地面有铺设物,减震、除噪、保暖,也可作为区域的划分界限。
• 尽量不跟安静的区域在一起,比如美工区、阅读区。
各年龄段建构目标以及指导要点:
小班
发展目标:
① 学会简单的堆叠、平铺、围封等技能;
② 能了解各种拼插玩具的名称;
③ 能初步认识各种形状的积木;
④ 尝试使用小型拼插玩具,掌握初步的插法。
指导要点:
提供类多量少的建构材料,引导幼儿认识各种材料,引起幼儿进行建构的兴趣;
引导幼儿在自己的操作中进行简单地连接、堆叠、平铺、围封、加宽、延长等,搭建形状简单的物体,并能表现其主要特征。例如桌子、床等;
引导幼儿建立建构区的游戏规则,例如轻拿轻放、不乱扔、玩后要收拾整理等,并学习收拾整理材料的方法。
中班
发展目标:
① 学会基本的建构技能(如:延伸、叠高、架空、围封、对称等);
② 能有目的、有主题地进行建构;
③ 学习使用辅助材料,增强其造型的表现性。
指导要点:
建构材料以类少量多为宜,中班幼儿对建构的兴趣点已经从探索材料本身慢慢过渡到利用材料实现搭建目的;
在小班搭建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架空、覆盖、桥式和塔式等建构技能,形成里外空间的概念;
提供作品构造图,引导幼儿学习看图纸搭建;
要求中班幼儿有目的、有计划、有顺序地搭建,学习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一个物体的搭建。
大班
发展目标:
① 能正确使用不同的建构材料拼搭;
② 能熟练运用中心点支撑的技能,在掌握基本建构方法的基础上依据不同的建构内容选择相应的材料,进行综合搭建;
③ 有创造意识,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想象搭建。
指导要点:
在中班搭建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穿过、转向联结、斜视联结、平式联结和交叉联结等建构技能,搭建复杂的三维物体。例如搭建立交桥、拱形门等;
引导幼儿掌握整齐对称、平衡的构造,尝试整体布局,学习选择使用辅助材料;
引导幼儿在搭建前学习商讨、分工,进行一定的设想和规划,并能通过分工、合作完成一件较为复杂的工程;
引导幼儿建造有一定主题和情节发展的、结构复杂、装饰精巧的建筑群。
建构区小贴士:
多放单色积木,少放彩色积木、泡沫积木,推荐单元积木、大型空心积木;
中班和小班可以投放一些高结构材料,小班孩子不适合投放过多低结构材料。大班则应以低结构材料为主。
不同年龄的孩子要提供不同的范例——小班可以提供范例;中班提供实物模型、范例和范例照片;大班提供实物模型、范例照片和实物照片。
评价幼儿建构作品的方法:
① 请孩子介绍作品是什么,包括细节;
② 分析建构作品的技巧;
③ 分析积木搭建表现了哪些规则;
④ 分析积木形状的组合;
⑤ 观察孩子使用积木的数量;
⑥ 观察孩子的游戏时长。
写在最后:
一个材料丰富、功能完善的建构区,能强烈吸引孩子参与到建构活动中,尽情享受建构游戏,在此过程中,通过老师的有效引导与评价,帮助孩子在游戏中获得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与发展。